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到了家庭建设和家风家训建设,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家教。他要求各地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作家风建设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当下影响党风政风建设的关键点。所谓家风,我认为说到底是一个家族、家庭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内涵于现在家训、家规,也表现在父辈的一言一行之中。家风是有形的,但是也是无形的,家规家训可以写在纸上,可以刻在碑上,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言传身教是无形的,它是潜移默化、传帮带的一个实践,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家风传承。
从功能作用上来讲,家风是私事也是公事,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家事连着国事、政事、天下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实践基础。一个人只有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很多实践证明,好的家风可以造就、成就一个人,坏的家风则可以毁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从党风政风来讲,家风是基础,抓家风,促民风,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正,则政风难正、党风难正。如何培养好良好的家风,我认为一要靠自律、二要靠他律。自律就是要把齐家作为修身养性必修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孝敬父母、夫妻和睦,通过言传身教为家庭成员正开门,这是家风的最低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够的,要言行一致,不要做两面人。组织上要为领导干部家风划定底线,设定高压线,《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领导干部修身齐家都提出了要求,划定了底线。这些重大的历史性进步,也抓住了解决家风问题的关键所在。习近平主席讲,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只有法律法规,没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成了纸老虎和稻草人,这就给各地党组织提了个醒,家风既是私事也是公事,要敢于促进,敢于碰硬,对家风不正的干部及时问责、家风败坏的干部作坚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