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人语录
刘世忠的最后一封家书

作者: 来源:政务:丽水妇联时间:2021-08-12

家书背景介绍


馆藏——刘世忠的最后一封家书


  76岁的刘兆学老人,一直在回忆,回忆父亲临行前的样子,想回忆起,哪怕一丁点父亲的样子,可是他想不起来了。因为,1948年父亲参军时,刘兆学只有4岁。

  刘兆学,山东潍坊人。2018年3月,我们到潍坊拜访了他。之前在电话沟通中,老人跟我们介绍,他的父亲刘世忠在渡江战役牺牲,曾在渡江前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做了一个计划,拜访老人家,征集其父亲刘世忠烈士的革命事迹,如果可能的话征集这封信,实在不行则进行复制。

  我们到了潍坊后,老人感到很惊讶,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到潍坊,而且当我们介绍渡江馆在文物征集、宣传上的工作后,老人也很感动。父亲牺牲后,是党一直照顾着他和奶奶的生活,从一年四季的衣服到上学、工作,他体会到了党的关心和温暖,现在渡江馆又能积极主动宣传父亲的革命事迹。和家人商量后,他当场决定将这封家书,也就是他对父亲唯一的念想,捐赠给渡江战役纪念馆。

  刘世忠,1916年3月出生,潍坊人,1948年离别家中的母亲、妻子和4岁的孩子,毅然参加部队。可是,刘世忠割舍不下对家的牵挂,时常会请战友帮他写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来回回的信寄托了对家的牵挂、对在外亲人的思念。

  1949年4月8日,刘世忠寄出了他最后一封家信,信中有一句话至今也很感人“最后要求家中见信千万来一回音,免我之念,千万……至此”,可没有等到家中的回信,没有再“听到”家中老母亲的叮嘱和唠叨,10天后,刘世忠就牺牲在解放南京的路上。

  据刘兆学回忆,这封家书是在其老家橱柜中发现的。

  刘世忠的最后一封家书

  母亲老大人安好:

  由新兵之后,数年未见甚觉想念,最近捎家数信谅必早就收见,但始终未见来信,甚为疑问但不知何故,见此信时希家中在百忙之中抽一暇时找人写一来信免我日夜之念……

  我在部队内生活很好,吃穿都不错,对于钱项手中也不困难,希家中勿念。

  我现在江苏省南边准备渡江,任务不久即可实行,望大人在家放心度日子吧。

  我现时为了部队的扩大和改编,新的部队又改为兵团,一切的工作都是一样,家中勿念。最后要求家中见信千万来一回音,免我之念,千万……

  至此

  敬礼

  4.8号 儿刘世中(忠)启

  


分享到:
教育整顿·家风传承 | 从严教子
  粟裕,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战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详细]
乐东一民间收藏家30多年收藏数千件黎族老物件
老物件亮相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