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视频集锦
 中华家训第十三讲:读书的境界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非常浓郁的书 香情绪,所以中国人向来尊敬读书人、尊敬文化人。.....[详细]
 中华家训第十二讲:读书改变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读书与人修养的关系,中国人把读书视为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读书不仅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还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详细]
 中华家训第十一讲:诚者自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被用来教育小孩子,要诚实守信,撒谎骗人的后果往往是自食其果。.....[详细]
 中华家训第十讲:心存敬畏
“程门立雪”是中国历史上留下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一直用来赞扬那些诚心求学、尊重老师的学子们,而在韩昇老师看来,这个故事背后还有它更深刻的寓意。.....[详细]
 中华家训第九讲:宽容的力量
在中国历代的家训中,有一项内容,几乎是所有家训都绕不开的,那就是宽容,中国人把宽容视作最为重要的美德。.....[详细]
 中华家训第八讲:强者的意志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乏有为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的股肱之臣;也不乏有圆滑而不失原则的政治良才,就是他们共同撑起了历史的天空。.....[详细]
 中华家训第七讲:取舍德与才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德与才的论争,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的“唯才是举”了,曹操求才若渴,多次颁布求贤令,并且不惜降格以求,只要有才,哪怕德行不好,也一样为我所用。.....[详细]
 中华家训第六讲:误读的聪明
从历史上看,许多聪明的人往往难获成功,而愚钝的人却会一生平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看似聪明的人难以获得成功呢?.....[详细]
第一页 << 1 ...4 5 6 7 8 9 10 11 12 ...22 >> 最后页
教育整顿·家风传承 | 从严教子
  粟裕,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战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详细]
乐东一民间收藏家30多年收藏数千件黎族老物件
老物件亮相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