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党文化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恒心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时间:2021-08-03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千年夙愿梦想成真;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增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鲜明昭示: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出发,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坚守这样的宗旨,无数共产党员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们中,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只因笃信“为了绝大多数”才是人生应有的意义;他们中,有人选择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只因秉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他们中,有人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铿锵誓言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只为“用大爱护众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

  人民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主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分享到:
教育整顿·家风传承 | 从严教子
  粟裕,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战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详细]
乐东一民间收藏家30多年收藏数千件黎族老物件
老物件亮相胡庆余堂